積極開展人大票決工作制,是政府“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變革,是群眾“置身事外”到“全程參與”的變革,是人大“程序監督”到“實質監督”的變革。任市鎮作為全縣鄉鎮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試點鄉鎮之一,大膽創新“五單”工作法,為人大票決制在任市落地開花提供強力支撐。
?。ㄈ霊羰占裆鷮嵤马椖浚?/div>
暢通渠道,發動群眾“點單”。實施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基層實現形式,通過發動群眾“點單”搜集急需解決的民生實事項目,真正做到“為民做主”轉變為“由民做主”。利用政府網站、微信群、QQ群、“村村響”、院壩會、發布通告等多種形式開展項目征集活動,有效擴大民生實事項目征集知曉率、參與率、影響率。通過走訪、座談,設立意見征集箱,發布電話、微信、郵箱等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廣泛征集民生實事項目意見建議449條。結合征集的民生實事項目情況,通過發布公告公示、入戶見面、電話溝通等方式向征集對象逐一反饋,明確讓群眾感受到意見建議被采納、被重視,有效提升群眾滿意率。
?。ㄈ问墟偯裆鷮嵤马椖颗_賬及項目庫)
?。ㄈ问墟傸h委會研究民生實事項目情況)
結合實際,充分論證“選單”。為使民生實事項目有“底氣”,讓民生實事項目能夠做到“選對、選準、選優”,鎮政府對“點單”的449條民生實事項目意見建議進行篩選論證,確保民生實事項目真實有效、科學有益。對449條民生實事項目意見建議分類建立個人訴求和項目建設兩本臺賬,經普惠性、科學性、合法性、可行性評估,399條項目建設意見有13條納入“候選實施項目庫”。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等活動,將剩余386條暫不實施的項目和50條個人訴求交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向征集對象進行入戶解釋和政策宣講,做到群眾有呼聲、政府有回應。納入“候選項目實施庫”的13個項目,作為準備實施的民生實事候選項目,由鎮人民政府辦公會決定,提交鎮人大主席團審議,經鎮人大主席團(擴大)會議初審討論后,報鎮黨委審核,按照候選項目數應比最終確定項目數多出20%—30%的要求,確定7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提交鎮人代會進行票決。
(鎮人大代表前往任市鎮重點工作、重點項目現場考察)
(鎮人大代表對民生實事項目進行票決)
公開透明,代表票決“定單”。以投票的方式決定重大民生實事項目,使人民群眾通過人大代表參與到重大事項的決策上來,采取“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全過程民主”的生動實踐。召開鎮人民代表大會前,任市鎮邀請102名人大代表前往和平社區道路黑化、任市鎮河道整治、水產養殖等5項目現場查看,讓代表直觀了解任市鎮目前重點工作情況,對票決提供參考依據。人代會上,按照法定程序,由88名人大代表(實到會)對7個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審議、票決,最終票決確定了5個鎮政府確定實施的民生實事項目。并通過公開欄進行公示,特別是在要實施的村(社區)張貼公示,提升群眾的知曉度、參與度。
(張貼2022年民生實事實事項目公告)
務實高效,強化責任“接單”。民生實事項目代表票決制是人民群眾通過人大代表參與并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監督權的一種實踐創新,是黨委決策、人大決定、政府實施、公眾參與的一種權力運行模式。鎮政府將對票決確定的民生實事項目進行責任分解,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完成時限,形成項目建設計劃書,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全力推進項目落地落實。鎮人大主席團按照政府項目建設計劃書,制定代表聯系項目方案,每月組織人大代表以小組形式開展視察,通過填寫督查表督促進度,每季度鎮人大主席團聽取項目進度匯報,督促鎮政府嚴格按照工作計劃,全面落實工作舉措,確保各個民生實事項目有序高效完成。
實事求是,督促公開“曬單”。民生實事項目真正落地見效,離不開“請民督、由民評”。項目實施過程中,每月通過政府公示欄、微信群、QQ群等方式,公示民生實事項目開展進度,讓群眾對項目實施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每季度組織部分人大代表、群眾代表,聽取政府對民生實事項目開展情況報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溝通交流,確保項目推進有力有序;年底召開鎮人大主席團(擴大)會議,聽取本年度鎮政府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匯報,對因故未能完成的民生實事項目,由鎮政府作出解釋和說明,同時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議,并形成書面評議報告,報次年鎮人代會備案并印發全體鎮人大代表。
按照“五單”工作法,任市鎮已完成前“三單”工作,剩余“兩單”將按照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有序推進,5大民生實事項目也在全力鋪開,群眾“點單”、代表“定單”、黨委“選單”政府“接單”、人大“驗單”的為民辦實事全新模式正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