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江彬在開江縣調研時強調,要大力推動組織工作30項重點項目落地落實,持續深化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以科學的片區規劃編制助推現代農業園區跨越式突破,為經濟社會提速提質大發展提供堅強保障??h委書記龐佑成陪同調研。
在甘棠鎮轉洞橋村珍珠蚌加工基地,江彬深入了解了開江縣組織工作30項重點項目推進情況、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開展情況、甘棠鎮“一村一項目·黨建引振興”及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他指出,今年組織工作頭緒多、任務重,要以30個重點項目工作為主要抓手,抓點示范、抓點帶面,要堅持書記和部長掛帥,大膽探索創新,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工期,確保目標任務如期收官交賬。“一村一項目”是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要盡快明確自主經營“一村一項目”的主體權責,穩步推動項目落地運作,保證“地有人種、人有就業”。要持續深化全域園區化、機制標準化、產城融合化、交通一體化、治理現代化“五化”建設,繼續探索配套項目化的有力措施,圍繞中心園區發展超前謀劃集體性基礎設施。要繼續做大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規模,積極聯動周邊區域拓展產業鏈條、開辟產供銷一體開放市場,“田”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自然品牌就亮起來了。
在任市片區消防救援站,江彬詳細了解了應急救援體系和新營房建設情況,聽取了相關情況匯報。他指出,要充分整合力量,將片區內各鄉鎮基層組織成員、財政供養人員、民兵等群體都充實到片區應急救援隊伍中,配備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推動片區應急救援能力整體提升。要注重集成式服務,在片區應急救援中心周邊布局生產性、生活性服務組織,為片區群眾提供生產生活性服務,著力形成集成服務規模效應。
在隨后召開的“稻田+”農文旅融合片區國土空間規劃座談會上,江彬指出要立足各鄉鎮人口、產業、資源等,統籌片區規劃經費,對中心鎮片區規劃費用可參照省上標準執行,對其他鄉鎮可根據實際綜合考量規劃所需資金。要實事求是、客觀的看待一個地方,根據它的區位、產業基礎、人群構成,客觀的描繪哪些地方要做加法,哪些地方要做減法。
江彬強調做片區規劃,要回答好“兩個方向,三個領域”的問題。兩個方向就是2035年的長遠規劃和2025年的實施方案,規劃和方案都要圍繞著底線、邊界、紅線做思考,2025年的實施方案要幫助地方黨委政府明確每年要包裝策劃的項目,找準下步工作著力點,2035年的長遠規劃思考盡可能是引導廣大群眾干什么的問題。三個領域主要是生活、生產和生態。生活方面,要明確城鎮建設的邊界,測算城鎮居住人口的走向,注重將荒地、淺丘等不適宜耕種的地作為建設用地,騰出更多其他建設用地用于保障場鎮;要陸續解決好水、電、氣、路、垃圾、信息、污水等配套設施;要把跟生活有關的社會事業做好部署,教育、醫療、養老,要做成什么規模、做成什么樣子、怎么集聚,都要明確下來;要從生活的角度,包裝策劃未來的建設項目,要把閑置資產、資源清理出來,作為人民群眾集中居住的生活空間、校舍空間等。生產方面,要根據自然傳統、資源稟賦、種植習慣,明確哪些區域,哪些片區重點做什么產業;要圍繞產業包裝以片區內循環為支撐的基礎設施項目,要片區整體考量跟生產有關聯度的“物流、冷鏈、烘干”等配套設施,要提供一些閑置的資產給生產性服務社會組織入駐。生態方面,要關注整個片區的自然保護區域生態,城鎮里面的生態空間,林盤式的村莊居住點要有一定的生態空間。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國洲,縣領導何先如、牟硯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