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開江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本次黨代會是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施“十四五”規劃、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開局起步之年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意義非同尋常。
堅持把著力重點放在振興實體經濟上,聚焦總量和質量互促共進、“一二三產”良性互動,打造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發展樣板,為建設“先行示范區”夯實穩固基礎。
相關解讀:產業不強、發展滯后,是開江當前所有問題的根源,只有發展產業,才能凝聚人氣,提升吸引力、承載力、輻射力。推進開江高質量振興發展,必須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經濟發展著力點,立足縣情實際,發揮比較優勢,著力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加快延鏈、補鏈、強鏈,抓實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具體部署:高速高質實施“工業再造”工程。鮮明主導產業,做大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和大數據、農產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做強綠色建材、服裝輕紡“兩大輔助產業”,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成渝光電顯示材料生產基地和中國西部閥門之都。建好特色園區,完善開江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改革產業園區運營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廷江光電顯示材料產業園、閥門產業園和任市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園“三園并進”,建成一批省級重點特色產業園區,促進優質資源、優勢產業、優秀企業向特色園區集中,形成“一園一主業、園園有特色”的發展格局。培育壯大企業,深入實施大企業大集團發展戰略,挖掘金融生態助推產業發展潛能,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推行天使投資、持股孵化和國資領投模式,通過注資、混改、技改等方式,內培外引、做大做強一批龍頭企業,培育發展一批成長性好、專業性強的“小巨人”“單項冠軍”企業,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生動局面。
綠色高效發展現代農業。規?;七M綠色農業發展,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全力建設稻漁綜合種養、農文旅融合、生態涵養為特色的3大鄉村振興示范片,全域推行農業園區化,提質增效“稻田+”“果林+”產業模式,連片發展特色水產、綠色優質糧油、生態果蔬、銀杏橄欖“四個十萬畝”基地,打造中國西部“魚米之鄉•蝦蟹之都”,建成一批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智慧化促推現代農業發展,以“智慧鄉村、數字田園”為發展方向,大力培育校地涉農實驗室、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等研發平臺,積極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提升農業智能化、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的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品牌化提升農業產業價值,堅持一產融二產、聯三產,大力發展工廠化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加快推進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冷鏈物流等項目,持續擴大小龍蝦、大閘蟹、油橄欖、銀杏、豆筍、麻鴨、白鵝等“開江田品”知名度,建成全國健康養殖示范縣和省級有機農產品認證示范區,推動“傳統農業縣”向“現代農業縣”跨越。
擴量提質實施“三產提升”工程。開放發展“大物流”,深化與達州秦巴物流園和萬州綜合保稅區合作,開通開江至達州、至萬州鐵路貨運專線,培育發展“物流+”產業生態,打造區域物流中轉集散分撥基地;高水平建設任市臨港物流園、經開區物流港和糧油現代物流產業園,加大快遞、大宗、冷鏈等物流企業整合培育力度,加快建成省級現代物流集聚區。提升發展“大商貿”,以城市綜合體為核心,重點發展娛樂、休閑、購物等業態,打造新城商業中心;以三源商圈為副中心,重點推行“夜間經濟+特色街區”融合發展模式,打造老城商業中心;以普安、任市等7個中心場鎮為支撐,建設片區商貿中心,構建形成“一主一副七區”的現代商貿新格局。全域發展“大旅游”,重點圍繞田城鄉村休閑、古道文化體驗、溫泉康體養生、山地生態度假“四大主題”,在前廂片區打造以“蓮花世界—黃金花海—紅花山—峨城山—‘果林+’主題公園”為主體的農文旅融合旅游區;在環寶石湖區域打造以“飛云溫泉—寶石湖—明月湖”為主體的溫泉康養旅游區;在后廂片區打造以“‘田城·稻漁之窗’主題微田園綜合體—田米水鄉—大梁山”為主體的鄉愁休閑田園觀光旅游區,讓“田城開江、恰是成渝遠方”成為全國知名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