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典詩?,傳承華夏?明。詩歌是中華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提升教師詩詞教學技能,深入探討古詩詞教學規律,4月27日下午,講治小學開展了以“詩詞傳古韻,教研促成長”為主題的語文教研活動。
首先,學校骨干教師崔小艷執教詩教示范課《春夜喜雨》。婀娜旗袍著身的崔老師,帶著一股濃濃的古典氣息,很快將師生們帶入古詩詞世界中。教學中,她運用時間軸巧妙地導入古詩詞,從詩眼“喜”字入手,伴著優美的音樂,用唯美的語言引領孩子們吟誦詩句,感悟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整堂課,學生如沐春風,在句句古詩中,隨風潛入夜,習得知識;學生如飲甘露,在聲聲古韻中,潤物細無聲,獲得發展。
隨后,全體語文教師圍繞“農村小學古詩詞‘四導五讀’”進行教學研討。教師們踴躍發言,積極研討,對這節課從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策略、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評議,明確了古詩文教學要突出誦讀,加強理解,注重感悟。老師們各抒己見,思維在交流中碰撞,真知在探討中產生。語文教研組組長陳斗镅老師談到:古詩詞教學應融入“美”的元素于之中,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形象美,語言美,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崔老師正是做到了這一點。程啟老師也提到:古詩詞的教學應運用不同形式誦讀,來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音樂美、意境美和真情美。
最后,全體語文教師觀看了四川省吟誦學會吟誦專家羅莉老師在線直播“詩的吟誦”。羅莉老師抑揚頓挫,字正腔圓的詩詞吟誦使老師們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她詳細地介紹了如何融吟誦于古詩文課堂。這不僅讓老師們對古詩詞吟誦技巧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還增強了傳統文化底蘊,為今后的古詩詞教學奠定了基礎。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師生們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激發了師生教與學古詩詞的興趣。同時,教師之間加強了交流,互相學習,共研探討,提高了古詩詞教學自我審視的能力,進一步促進了教學教研能力的提升,讓教師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