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時間:2015-04-03 10:17:34來源:作者:
1986年,全縣仍置6個區、3個鎮、27個鄉、291個村、3281個村民小組,7個居委會、65個居民小組。普安區駐普安鎮,轄寶塔壩鄉、新寧鄉、楊柳鄉、明月壩鄉、東門鄉、普安鎮,有58個村561個村民小組,4個居委會,28個居民小組?;佚垍^駐回龍鄉,轄回龍鄉、長田鄉、天師鄉、騎龍鄉,有35個村354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居民小組。永興區駐永興鄉,轄永興鄉、新太鄉、靈巖鄉、梅家鄉、沙壩場鄉,有55個村783個村民小組,4個街道居民小組。講治區駐講治鄉,轄講治鄉、先鋒鄉、中心鄉、嚴家鄉、甘棠鄉、白楊鄉,有58個村680個村民小組,2個街道居民小組。任市區駐任市鎮,轄新街鄉、靖安鄉、明橋鄉及任市鎮,有42個村454個村民小組,2個街道居民小組。長嶺區駐長嶺鄉,轄長嶺鄉、廣福鄉、拔妙鄉、采實鄉,有43個村449個村民小組,4個街道居民小組。城廂鎮轄東街、淙橋、西街居委會,有24個居民小組。1990年2月23日,城廂鎮人民政府將原3個居委會劃成東街、蒿峰寺街、淙城、淙橋、西橋、建設等6個居委會。3月20日,縣人民政府決定,將東門鄉的三里橋村、真武宮村、新寧鄉的接龍橋村和三洞橋村的9社編為接龍橋村的第13社、明月壩鄉的二里半村、圓井眼村劃歸城廂鎮管轄。
1992年9月30日,將長嶺鄉中山坪村的第8、9、12村民小組、廣福鄉盧家溝村的第8、9村民小組、靖安鄉萬年廟村的第8、17村民小組、任市鎮響水灘村的第1、2、3、4、6、11、12村民小組共計14個村民小組,重新建立為響水灘村,隸屬任市鎮管轄。原響水灘村的第5、7、8、9、10、13、14村民小組,更名為徐家包村,仍隸屬任市鎮管轄。12月28日,撤區并鄉建鎮,撤銷6個區公所,撤銷采實、明橋、中心、東門、新寧5個鄉。先鋒鄉更名為寶石鄉。將原回龍、天師、永興、講治、甘棠、長嶺、廣福等鄉撤銷,新建回龍鎮、天師鎮、永興鎮、講治鎮、甘棠鎮、長嶺鎮、廣福鎮。原城廂鎮更名為新寧鎮。原東門鄉行政區域劃歸新寧鎮管轄,原新寧鄉行政區域和楊柳鄉的仙耳巖村、寶塔壩鄉的羅家院村劃歸普安鎮管轄,原采實鄉劃歸長嶺鎮管轄,原明橋鄉劃歸任市鎮管轄,任市鎮新設置響水灘村,原中心鄉劃歸寶石鄉管轄。全縣時有新寧鎮、普安鎮、回龍鎮、天師鎮、永興鎮、講治鎮、甘棠鎮、任市鎮、廣福鎮、長嶺鎮10個鎮和楊柳鄉、寶塔壩鄉、明月壩鄉、長田鄉、騎龍鄉、新太鄉、靈巖鄉、梅家鄉、沙壩場鄉、寶石鄉、嚴家鄉、白楊鄉、靖安鄉、新街鄉、拔妙鄉15個鄉。共有292個村委會、25個居委會、3388個村民小組、95個居民小組。
1993年11月22日,將原永興鎮糖房壩村的第1、2、3、4、5、6、7、8、20、21村民小組保留,組成新的糖房壩村,將原糖房壩村的第9至19等11個村民小組劃出,成立雙碾盤村,將永興鎮八廟村的第1、2、3、4、5、6、7、8、20、22村民小組保留,仍稱八廟村,原八廟村的第9至19和21等12個村民小組劃出,成立車家灣村。1996年2月,將靖安鄉伏龍寺村第4村民小組和萬年廟村1、2、3、4、5、6、7、8、9、10、12、14、15等13個村民小組及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任市鎮管轄。靖安鄉伏龍寺村劃出的第4村民小組,并入萬年廟村,該村13個村民小組,隸屬任市鎮管轄。從萬年廟村劃出的11、13兩個村民小組,并入伏龍村,該村共9個村民小組,隸屬靖安鄉管轄。2001年9月17日,將永興鎮八廟村更名為龍頭橋村。2003年4月2日,撤銷全縣原26個居民委員會,新建20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新寧鎮撤銷原有的東街、嵩峰寺、淙城、西橋、建設、淙橋、城北7個居民委員會,設置淙城、清河、新安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普安鎮撤銷原東街、十字街、西街、新街4個居民委員會,設置普安社區居民委員會。任市鎮撤銷原新寧、商業居民委員會,設置和平,新康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撤銷原回龍、天師、永興、講治、甘棠、廣福、長嶺等鎮的街道居民委員會,分別設置社區居民委員會。撤銷長田、靈巖、梅家、沙壩場、靖安、拔妙等鄉的街道居民委員會,分別設置社區居民委員會,新建新太鄉社區居民委員會。7月2日,撤銷明月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新寧鎮。撤銷寶塔鄉、楊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普安鎮。撤銷嚴家鄉、白楊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并入甘棠鎮。